水鈉潴留是腹水持續(xù)存在的重要基礎。因此,減少水鈉潴留是治療
肝硬化腹水的重點。
1、控制攝入量
通常水攝入量限制在1000ml/d左右,如有稀釋性低鈉血癥存在,則應限制在300-500ml/dd以內(nèi),可隨病情改變同步增加水的攝入量,限制鈉的攝入量更為重要,宜限制在10—20毫當量/天(即氯化鈉1200mg/d),相當于正常人攝入量的1/10左右。
2、增加排出量
1)主要依靠利尿劑,促進水的鈉從尿中排出。利尿藥可按其作用部分不同分為:①作用于腎小球,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的如氯茶堿;②作用于腎小管遠端者,主要為滲透性利尿藥,如甘露醇、山梨醇等;③作用于髓者,主要有速尿;④作用于腎小管遠端者,主要為氨苯喋啶和安體舒通;⑤作用于髓袢皮質(zhì)部的主要有環(huán)戍甲噻嗪類利尿藥。因為利尿劑作用部位不同,故應聯(lián)合應用,這樣不僅增加利尿效果,還可以減少利尿藥的副反應。
使用利尿藥,劑量不宜過大,利尿速度不宜過快。治療腹水不能急于求成,不可能在短時間內(nèi)將腹水全部排出。一般來說,用利尿藥“待腹水排凈日”便是“電解質(zhì)紊亂之時”。根據(jù)腹水的動力學研究,成人患者腹水每24小時最大吸收量為700—9O0ml,而腹水的生成量10倍于此。難治性腹水患者,有效血容量和腎血流量均降低,當24小時尿量超過700--900ml時,其余則來自細胞外液,因而可致有效血容量和腎血流量進一步降低,尿量逐漸減少,最后可致少尿和功能性腎衰(即肝腎綜合癥)。
2)促進水鈉從糞便中排出。主要應用高滲性導瀉藥,如給患者口服1O%甘露醇,4小時之內(nèi)服完200Oml,此法應用于門靜脈高壓、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,可降低門靜脈壓力,減少出血,也可用食醋灌腸,用5ooml食醋加800ml涼開水做保留灌腸,可增加水鈉的排出和減少氨的吸收,進而防止肝性腦病,以達到治療目的。
低蛋白血癥的治療主要是補充白蛋白,但白蛋白的輸入只能暫時升高血漿蛋白和膠體滲透壓,有人曾用I標記的白蛋白注入靜脈3O分鐘后,在腹水內(nèi)可檢測到。因此,白蛋白輸入只是權(quán)宜之計,況且還有很多副作用,
如:
①血容量驟然升高,可使門脈壓力增加,從而引起曲張的食道胃底靜破裂出血;
②白蛋白制備過程中如未注意清除鈉鹽,反而使腹水和水腫加重;
③門脈壓未經(jīng)解除,尤其是血漿白蛋白不低者,由于注入的白蛋白大量漏入腹腔.使腹水的肢體滲透壓增高,反而加重腹水。因此,白蛋白對無明顯組織水腫而門脈壓增高的腹水患者不宜用或慎用。